安徽农业科学杂志
CA 化学文摘(美),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,万方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国家图书馆馆藏,知网收录(中),维普收录(中)
主管/主办:安徽省农业科学院/安徽省农业科学院
国内刊号:CN:34-1076/S
国际刊号:ISSN:0517-6611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安徽农业科学

语言:中文

类别:农业

主管单位:安徽省农业科学院

主办单位:安徽省农业科学院

创刊时间:1961

出版周期:旬刊

国内刊号:CN34-1076/S

国际刊号:ISSN0517-6611

邮发代号:26-20

定价:1416.00元/年

出版地:安徽

首页>安徽农业科学
  • 杂志名称:安徽农业科学
  • 期刊级别:省级期刊
  • 主管单位:安徽省农业科学院
  • 主办单位:安徽省农业科学院
  • 国际刊号:0517-6611
  • 国内刊号:34-1076/S
  • 出版周期:旬刊
  • 期刊荣誉:CA 化学文摘(美),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,万方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国家图书馆馆藏,知网收录(中),维普收录(中)
  • 期刊收录:CA 化学文摘(美),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,万方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国家图书馆馆藏,知网收录(中),维普收录(中)
安徽农业科学期刊介绍

《安徽农业科学》是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,创刊于1961年。A4开本,256页,封面250克铜版纸,内文80克铜版纸。2007年由半月刊改为旬刊。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、林、牧、副、渔业基础理论、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研究、农史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,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。

近年来,《安徽农业科学》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的学术地位持续上升。据2013年版《中国期刊引证报告》(扩刊版)的数据,2012年《安徽农业科学》的总被引频次24771,继续在450种农业科学期刊中排第1位;影响因子0.629,在地方农业科学期刊中居于前列。据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》(2013-2014)的数据,《安徽农业科学》在217种农学类刊物中综合排名第6位,被评为权威期刊(A+)。《安徽农业科学》连续几届被国内三家权威机构认定为核心期刊:被国内北京大学图书馆认定为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》(2004;2008);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认定为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》(2008);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“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来源期刊”(2007)。2004年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,2005年获安徽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,2006年又获第五届全国农业期刊金犁奖学术类一等奖。

栏目设置
农业基础科学与方法、植物生理、农业生物技术、农艺、园艺、园林、林业、动物科学、药用植物、烟草、蚕桑、植物保护
数据库收录/荣誉
CA 化学文摘(美),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,万方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国家图书馆馆藏,知网收录(中),维普收录(中) CA 化学文摘(美),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(日),万方收录(中),上海图书馆馆藏,国家图书馆馆藏,知网收录(中),维普收录(中)
安徽农业科学杂志投稿须知

1、《安徽农业科学》来稿要求材料翔实、数据可靠、文字精炼、论点明确、论证合理,综述性文章应是农业科学重要领域的国内外新研究进展,结合作者自己在相应领域对学科的贡献,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。正文内容不少于3800字。

2、《安徽农业科学》研究论文(包括研究简报)书写顺序包括:题目,作者姓名,作者单位(包括单位名称、所在城市、邮政编码),中文摘要,关键词,英文题名(与中文一致),英文作者及单位,英文摘要和关键词,正文,参考文献。

3、《安徽农业科学》以恰当、简明的词句反映论文、报告中的重要的特定内容,一般不用副题(即二级标题),题名应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语、首字母缩写词、字符、代号和公式等。一般字数不超过20字。英文与中文应相吻合。英文题名词首字母大写,连词及冠词除外。正文各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,层次分明,可用至3级标题。

4、署名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可解答论文有关问题者,所有作者均须注明所在单位、城市及邮编(中英文均须全称)。

5、文献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,并在正文引用处标明序号。每条文献的项目要写全(是期刊的文献必须标注起止页码)。

期刊引用
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(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)
往期文章
  • 植物扦插繁殖生根机理研究综述

    扦插繁殖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扦插生根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关系密切。主要从营养物质、内源激素、氧化酶活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植物扦插生根的机理,探究了影响植物扦插生根的内在因素。

    作者:侯江涛; 沈聪聪; 张毅芳; 凌娜 刊期: 2019年第19期

  • SAT2型口蹄疫分子病原学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

   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。现已确定有7种病毒血清型,即O、A、C型,SAT1,SAT2,SAT3和Asia1型,SAT2至少由14个遗传拓扑型和3个血清亚型组成,SAT2主要流行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,主要感染野生动物尤其是非洲水牛,给发病地区的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主要从分子病原学和分子流行病学对SAT2口蹄疫研究情...

    作者:李国秀; 丁耀忠; 李茜; 马炳; 代军飞; 刘磊; 张杰 刊期: 2019年第19期

  • 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进展

   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,干旱、低温、洪涝等非生物逆境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。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多为复杂数量性状,传统的抗逆育种研究进展缓慢。单核苷酸多态性(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,SNP)分子标记因具有多态性丰富、一致性好、成本低、通量高等诸多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。论述了SNP分子标记在玉米非生物逆境抗性上的研究...

    作者:于滔; 曹士亮; 张建国; 王明泉; 王成波; 武尓娜; 刘宝民; 曹靖生 刊期: 2019年第19期

  • 翘嘴鲌的资源现状和生物学特征综述

    翘嘴鲌(Culter alburnus)是我国重要的大型经济鱼类,对于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。长江中下游是翘嘴鲌的主要分布区,湖泊和水库是其最佳栖息地。目前湖泊种群资源已显著下降,但在大坝形成的水库中种群呈现增长趋势,但缺少对生物学特征的了解。对翘嘴鲌的分布、资源现状、生长特性的时空差异、繁殖特征和早期发育等进行了综述。

    作者:黄艳飞; 段国旗; 彭林平 刊期: 2019年第19期

  • 宁夏春小麦育种现状分析和建议

    春小麦是宁夏特色作物之一,在宁夏农业生产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宁夏小麦育种经历了5次品种更新换代。随着育种进程的加快,宁夏春小麦品种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减缓,且影响范围逐渐缩小。虽然‘宁春50号’是第5次宁夏小麦品种更新换代的代表,但其影响力远不如‘宁春4号’。通过查阅大量资料,对宁夏小麦春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,提出相应的建议,并对其...

    作者:王玉婷; 曹树槟; 张捷; 姚磊; 刘凤楼; 张晓岗; 王掌军; 李清峰 刊期: 2019年第19期